close

秋葉原殺人狂是受虐兒
中廣新聞網 2008/06/17 14:30 

日前在東京秋葉原鬧區瘋狂開車撞人,並且持刀刺殺多人的男子曾經是個受虐兒。
凶手「加藤智大」的弟弟表示,凶手在很嚴酷的環境下成長,他的母親非常專制,曾經強迫他在地板上吃飯。

加藤的弟弟對媒體說:母親非常愛他們,也非常嚴厲,她相信好教育才有好前途。有一次加藤不知犯了什麼錯,媽媽把飯菜倒在地板的報紙上,讓他像狗一樣在趴在地上吃飯。

加藤的弟弟還回憶說,他們的母親總是尋求完美,如果發現小孩作業中有錯誤或字體醜陋,就會下令整個重寫一遍。
可能因為在這種環境下成長,加藤十五歲就開始有暴力傾向,成績也迅速下跌,讓他失去自信,也擔心失去母親的愛。




/

  或許是因為自己對犯罪行為感興趣的緣故,因此對於這類的新聞,總是會特別留意,而在看到這一篇報導的當下,我也馬上與之前修過的犯罪學做了聯想,看來當年雖然是以懵懂小大一的身分去上這堂法律系大二的選修,但我卻不是腦袋空空地在打混呢。

  講出來或許有點陳腔濫調,但我還是依然忍不住想抒發一下自己對這個事件的分析與看法。當年我們這一組的期末報告主要是針對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沉默的羔羊》中的變態心理醫師漢尼拔‧萊克特以及其病患水牛比爾做分析,而將當年所使用的眾多理論依據,套用在這次的秋葉原事件上,並結合上述這篇報導,不難發現這其實正與 C.E. Partrige 所提出的理論不謀而合。

  Partrige 是研究精神病態人格者幼年時期的經驗影響力的學者,1928年時,他針對 12 位精神病態人格的犯罪人進行了檢查,發現他們全部都有憤恨自己父母的態度,更重要的是,他們均在年幼時,便飽嚐被拒絕的心理感覺。而他們的年輕時代,則經常是打鬥、同性愛和搶劫。因此,將一切給追本溯源,責任的歸屬便是在最根本的家庭教育。

  而同樣是教育影響兒童人格發展的例子,在石田衣良的《美麗的孩子》以及櫻井亞美的《fourteen》中,也同樣可以見到。不過在這兩本書中所探討到的「教育」,又更加地廣泛且深入了。除了家庭教育以外,還加入了學校教育、同儕因素、以及環境社會整體等,就如同犯罪學所探討的範疇亦可細分為犯罪生物學、犯罪心理學、犯罪生態學、犯罪社會學等領域一般,一個殺人犯的養成與行動,背後都是由許多因素所形成的。  


  另外,我覺得這個案件也可以套用犯罪社會學的學習理論來分析。有些犯罪學家認為,犯罪是社會學習的結果。如:法國的塔德、美國的蘇哲南等。他們都強調犯罪是跟自己親近的人相處學來的。就如同亞里斯多德主張,一切知識均得自經驗,非與生俱有或本能。而學習,則又是經由連結而來。《沉默的羔羊》中的水牛比爾,為變裝癖者,進一步分析其變裝癖的形成,便可以追溯到他的母親 ─── 一個曾參加過選美比賽但卻落選,此後終日酗酒,一蹶不振的美女。而從心理學派的角度切入,認知論者主張,學習是經由記憶、觀念或期望的連結。我們假設比爾對母親的期望是藉由變裝這件事來呈現,那麼,水牛比爾便很有可能認為,如果他變成一個漂亮的女人,他就能更接近母親一點。他從母親身上得到一個訊息:「成為一個漂亮的女人」。這個訊息深植在比爾心中,導致比爾一直想變性,但屢遭各大醫學中心拒絕後,便採取更極端的方法 ─── 直接穿上女人的皮,來滿足他對母親的期望。


  而套用在秋葉原的事件,我認為則可以這樣假設,那便是兇手加藤認為透過某樣吸引眾人注目行為,可以使他獲得來自母親的關注,無論這樣子的關注是正面或負面,但他都可以與母親更加接近。這樣子的連結,從小便深殖他的內心,而隨著年齡增長,這樣的想法開始漸趨極端,最後爆發,而犯下了這起案件。


  或許有人覺得這樣子的推論很誇張,但是若你對於犯罪學略有研究或是曾經閱讀過關於記錄殺人犯成長過程中的心理狀態演變之書籍,我想,你便會同意如此的推論。因為年幼時期腦部發展的可塑性,實在是太大了。這一時期只要走偏,往後的人格發展便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就如同《美麗的孩子》中,無辜透明的孩子,最後被改造成了殺人犯一樣。

 

 

 

arrow
arrow

    奈奈ฅ●ω●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