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知更鳥的賭注    


知更鳥的賭注
Rodstrupe
作者:尤.奈斯博(Jo Nesbo)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6月

 

☆ 優雅而錯綜複雜的犯罪驚險小說……奈斯博精心打造曲折龐雜的情節,只為了支持複雜的構思和迫切的思緒……奈斯博的筆觸極富表現力,運用多重恐怖提出他的論點:壓抑歷史等於敞開大門邀請歷史再度重演。——《紐約時報》書評

☆ 一本傑出的小說,構思懷抱大志,寫作技巧純熟,對人事物流露出成熟的洞察力。……《知更鳥的賭注》確實足以和現今美國一流犯罪小說並駕齊驅……奈斯博的敘事方式單刀直入,但仍隨處可見美妙筆觸……小說最後……令人聯想到電影『豺狼末日』(The Day of the Jackal)的懸疑結局。《知更鳥的賭注》帶來珍貴反思,為何經過一個世代又一個世代,醜陋的人性總可以藉由所謂政治來彰顯其罪惡的本質。」——《華盛頓郵報》書世界

☆ 奈斯博在二次大戰末期的東部戰線和今日挪威奧斯陸之間從容轉換,編織出一則關於謀殺、復仇和背叛的複雜故事……節奏掌握得完美無比,故事懸疑得令人飽受煎熬,這本犯罪小說不僅揭露傳聞中挪威和納粹黨之間的關聯,也描繪出現今挪威的光頭次文化。讀者將驚奇地發現哈利‧霍勒這位行事簡練的男主角,和知名推理犯罪小說家康納利筆下的哈利‧鮑許同樣頑強固執,不過卻多了敏感易怒的個人特質。」——《出版人週刊》(推薦書評)

 

 

【本書簡介】
警探哈利.霍勒是個麻煩人物,嚴重酗酒,個性暴躁,老是跟長官唱反調,但他也聰明能幹,有敏銳的直覺和鍥而不捨的耐心,因為一樁官僚體制的鬧劇,他被明升暗降地派去執行無趣的監視勤務,意外從一份毫不起眼的報告,追查到一樁跨國軍火走私案與一把神祕的步槍。
接二連三看似無關的命案,引導他一步步揭開一樁醞釀許久的復仇計畫,他發現案情竟牽扯到半世紀前的戰爭,以及挪威史上最陰暗的過去,而凶手的最後行刺的目標,竟是當今挪威國王!
《知更鳥的賭注》是一個規模宏大、野心勃勃的故事,以犯罪小說作為表現形式,具有強烈的主流文學和歷史小說特質。小說的場景從現代的奧斯陸到二戰期間的維也納和列寧格勒,時間則橫跨半個世紀。奈斯博用古今交錯的敘事手法,探討「背叛」這個主題,述說了一個令人心碎的愛情悲劇,以及一齣天衣無縫的犯罪戲碼。


如果你喜歡雷蒙.錢德勒筆下憤世嫉俗的硬漢馬羅
喜歡伊恩.藍欽筆下鍥而不捨的雷博思警探
喜歡勞倫斯.卜洛克筆下滄桑的老靈魂馬修
你也會喜歡哈利.霍勒。


【作者簡介】
尤.奈斯博(Jo Nesbo)
  「北歐犯罪小說天王」尤.奈斯博是挪威史上最暢銷的作家,每一部作品都是挪威排行榜冠軍暢銷書。挪威圖書館借閱率排行榜,前二十名有五本是奈斯博的作品。他拿過所有北歐的犯罪小說大獎,包括玻璃鑰匙、挪威史上最佳犯罪小說、書店業者大獎等。以獲英國的「國際匕首獎」提名和美國的「愛倫坡獎」提名,作品被翻譯成四十種語言,作品在五十多個國家出版。全球銷量突破 500萬冊。
  奈斯博曾是挪威知名的搖滾巨星,白天任職於金融業,利用晚上和週末時間演出。不久,他考上金融分析師的證照,被挪威最大的證券公司高薪挖走,工作和樂團越來越難以兼顧,瀕臨崩潰的奈斯博決定休半年長假,他帶著筆電,跳上飛機,前往地球最遙遠的彼端:澳洲,在那裡寫下日後讓自己聲名大噪的「哈利.霍勒警探」系列的第一集《蝙蝠人》。
  奈斯博的讀者族群廣泛,涵蓋純文學讀者、冷硬推理/黑色小說讀者、以及通俗驚悚小說讀者。受到英美犯罪名家一致擁戴,麥可.康納利稱讚是「我最喜歡的驚悚作家」。評論家普遍認為奈斯博可與丹尼斯.勒翰、詹姆斯.艾洛伊、麥可.康納利、伊恩.藍欽、雷蒙.錢德勒等名家相提並論。稱他是「挪威犯罪書寫的畢卡索」,德國《明鏡日報》稱他是「斯堪地那維亞的奇蹟」。

 

 

知更鳥的賭注 2  

 

 最孤獨哀傷的賭注

(本篇書評提及書中重大劇情與結局,尚未閱畢此書之讀者請慎入。)

  《知更鳥的賭注》,一部時空交錯,結構龐大的犯罪小說,我甚至一邊看一邊畫了人物關係圖,才得以逐漸熟悉一連串的冗長人名以及他們之間的交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挪威士兵在冰冷的戰場上所進行的一場生死賭注,以及 1990 年代邁向新世紀的現在所發生的連環兇殺案,兩邊同步,述說著驚險刺激的故事。作者尤‧奈斯博對最終結局的鋪陳與醞釀手法,著實高招,全書閱畢,令人忍不住萌生一股暢快感。

  丹尼爾‧蓋德松、艾德伐‧莫斯肯、侯格林‧戴拉、蓋布蘭‧約爾森以及辛德‧樊科 ── 五位二次世界大戰中期挪威軍的核心人物,現代一起由 POT 新任警監哈利所負責的案件,兇手就在這五人之中。然而,丹尼爾早在當年的戰爭中死亡,侯格林亦已成為案件中的犧牲者,唯一與哈利有接觸的辛德,則是哈利心上人蘿凱的父親,一個溫暖而堅定的人,並且配合偵辦,提供許多當年的資訊。因此,嫌疑犯的範圍迅速地縮小了,艾德伐‧莫斯肯與蓋布蘭‧約爾森 ... 兇手就是他們兩人其中之一!

  「前線有個傢伙我們稱呼他為知更鳥,一種鳥的名子,他教過我用刺刀殺人是最人道的殺人方式。頸動脈負責連結心臟和腦部,只要切斷頸動脈,腦部吸收不到氧氣,立刻會腦死 ... ... 那個傢伙的名字叫蓋布蘭,他是個刺刀高手。」根據辛德所提供的資訊以及侯格林的死狀,哈利逐漸將兇手鎖定在蓋布蘭身上,並在追查的過程中發現,蓋布蘭在戰爭中受傷後,輾轉被送往維也納。在當地的軍醫院裡,他化名為烏利亞 ── 剛好與被丹尼爾殺掉的紅軍士兵同名,但,這是很久以後哈利才知道的事情了。烏利亞在維也納與名為赫蓮娜‧藍恩的護士相戀,哈利隨後在已經 90 歲的藍恩管家碧翠絲房間裡,看到了赫蓮娜年輕時美麗的照片 ...

  之後,在奧納醫生與辛德的幫助之下,哈利更進一步地發現,兇手是 MPD ── 人格分裂的患者,而 MPD 的成因有很多:童年時遭到虐待或是長大成人後經歷巨大創傷(如戰爭),都有可能讓患者因此創造出另一個人格來逃避問題。故事進展至此,終於出現了新的嫌疑犯 ── 霍爾,案件被害人之一辛娜‧奧薩克的丈夫,根據辛德的證詞,霍爾在童年時遭到虐待,並且曾經在喝醉後要求辛德稱呼他烏利亞,零零碎碎得線索,似乎即將拼湊出解答!

  霍爾最後在自己的房間裡自殺了,並且留下了幾把犯案兇刀,案子幾乎要宣告破了。然而,這一切其實都只是兇手對哈利辦案的刻意誤導。真實,隱藏在蘿凱的房間裡,一張金色相框裡的黑白照片 ── 蘿凱的母親,和碧翠絲房間中的赫蓮娜,毫無疑問是同一個人 ...。兇手 = 辛德 = 烏利亞 = 蓋布蘭(+ 丹尼爾),這場完美的犯罪佈局 ... 謎底終於全部解開。

  我對蓋布蘭的遭遇感到難受,北歐文學所透出的獨特冰冷感,讓這個故事讀來更加緊湊且無情。我閉上眼,默默想像著這一切,如果我是一名被迫站上戰場的士兵 ... 嚴寒的天氣、不得溫飽的三餐、睡眠不足再加上惱人的蝨子 ... 時時刻刻生活在死亡的陰影下,最後失去摯友,那麼,我會變成一個怎麼樣的人?

  這是一個令人心痛的故事,蓋布蘭的一生,歷經祖國的背叛、好友的背叛、愛情的背叛 ... 傷痕累累,最終只能為了存活與報復,做了最孤獨哀傷的賭注。我想,這場犯罪,已經超越了黑白對錯。無止盡地,我對蓋布蘭,充滿了憐憫 ... 只願他最終得以獲得永遠的安寧。 

 

 

arrow
arrow

    奈奈ฅ●ω●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